共青团武昌理工学院委员会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梅南青年》团刊

    武昌理工青年old

    第107期《武昌理工青年》第一版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4-12-06 阅读:

     

    “孤单节日”与“购物狂欢”

                                         ——理性网购的思考

    记者:赵冰娥 黄旭 范莲

            导语:从2012年191亿元到2013年350.18亿元的跨越,历年来阿里系“双十一”网购销量几何倍数的增长让“网购狂欢节”在被感慨之余更加引起我们的思考。今年双十一期间,淘宝在万众瞩目之下再次刷新了成交总额,以571亿完美收官。看着校园门口密集的送包裹的车辆;看着为了领取快递而排起的冗长队伍……在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不禁让我们反思:经济没有独立的我们如何在“全民网购”的浪潮中保持清醒与理性的网络消费态度?

    网购大潮下的惊人业绩

            11月11日,这个曾经被调侃为“光棍节”的特殊日期,自2009年起,在各大电商的推动下,已俨然演变成了一个全民疯狂的购物日。如今的“双十一”不仅是单身者的派对,更是网络购物的大潮,买家与卖家的集体狂欢。在这个“双十一”里,网购平台可谓是战果硕硕,一年中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令人咋舌。

            在此次“双十一”网购大潮中,最受瞩目的卖家莫过于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1日中午12时,天猫有12家店铺销售额过亿元,40家店铺超过5000万元,交易额突破10亿元仅耗时3分钟。在“双十一”当天,唯品会推出主题为女王盛宴的大型促销,销售额达到3.46亿元。苏宁易购整体销售商品数量同比增长487%,开放平台的销售额同比增加了735%。同时,小米官方旗舰店支付金额更是突破10亿元,成为首个销售额破十亿元的商家。支付宝提供的数据显示,第一分钟成功支付83万笔,第三分钟410万笔,第三十分钟4086万笔,第一小时6283万笔,交易峰值已经达到285万笔/分钟。京东商城也是捷报不断。京东当天订单量超过1400万,京东和拍拍网销售的实物商品数量超过3500万。手机客户端、微信购物、手机QQ购物等移动端下单总量占比超过40%,下单量是去年同期的8倍。 “双十一”当天,京东配送员配送里程达300万公里,送达3.8万吨重的商品。

            网购大潮在汹涌之时也激起了气势浩大的快递业务浪花。来自国家邮政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双十一”期间,快递总量达到5.86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70%。尽管包括申通快递、圆通快递和中通快递在内的主流快递公司事先已经扩员备战,但是快递行业历来的顽疾依然难消。为了应对今年的“双十一”,快递公司投入了125万名快递员。但11月14日菜鸟网络发布的物流信息显示,天猫“双十一”当天消费者创造了高达2.78亿的个物流账单,意味着每个快递员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

           “双十一”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网购的热情更是只增不减,然而喧嚣狂欢过后的反思也显得尤为重要了。

           网购双刃剑,淘宝利与弊

           “双十一”期间,可谓是买买买和再买就“剁手”轮番出现的时刻,无论是店主还是消费者都是热情高涨。为何“双十一”网购如此火爆?

           电商本身的优势不可或缺。“网上购物”这个逐渐流行于二十世纪的购物方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网络购物相对于传统购物来说,可谓一次深刻的革命:没有商场、没有柜台,也没有众多的销售人员,轻轻一点,货物送上门来。网店商品介绍简单明了,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管是在走路、吃饭、坐车,你想逛就逛,点开网页搜索商品,省事又省时,不怕想买商品的时候找不到店,网店全天经营。足不出户,你可以买到很多当地没有的商品。其次网购在价格上相对较为低廉......总之从各方面符合了大众的口味。有了这些有利因素,网上经营者就已经占了巨大的优势,“双十一”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销售时点,为了在当天将自己的商品销售出去,经营者们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机。

           商家促销技巧高。利用节日做促销其实是一个比较老套的营销手段了。元旦、中秋、国庆、圣诞……只要是个节日,我们都能看到商场里五花八门的打折促销。但是,“双十一”促销之所以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节日促销都要成功,就是因为经营者将宣传做得到位。在“双十一”前一个月,天猫淘宝等各大网站就推出了各种游戏,邀请好友、抽红包、分红包,大家玩得不亦乐乎,足以见得,淘宝的营销策略中不是单纯枯燥的广告,而是赋予了好友互动环节以及趣味性。各商家还推出会员、积分促销,半价、抽奖、拍卖等活动。最激动人心的就是限时打折秒杀,商家不停发出“最后XX秒、最后XX件”的信息引诱消费者。           

           所谓无奸不商,网购当然不只是为消费者们谋福利,更多的是带给他们自身的利益。首先从商品质量来讲,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消费者只能通过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图片和相关描述对商品质量进行判断,根本无法体验商品。在消费者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经营者往往通过夸大宣传、美化图片等方法诱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选择。而在电商“史上最低价”、“全网最优惠”的促销口号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真正下单后却遭遇了意料之外的低价“陷阱”。 此外一些商家利用先涨价后降价的方法虚构优惠促销,欺骗消费者。而当消费者在接收到货物后,潜意识里更愿意接受商品,尽管有些不如意,但大体还能接受,毕竟退货也还是要付邮费的。

           总的来说,经营者的努力与消费者的热情,打造了这场火爆的网络购物。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消费者,我们不能盲从,当然其好处也不容我们摒弃。权衡好其中的利弊,练就一双慧眼才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做出选择。

    回望校园,理性消费的缺失

           消费者在商家营造的氛围中,同周围的人一起疯狂抢购,缺失理性,而大学生往往成为网购大军中不可忽略的群体。“双十一”这根导火索一下子点燃了同学们购物的热情,低价诱惑使得大多数人难以抗衡。

           “其实买下以后我就后悔了,有些东西可有可无,真是有些冲动了。”据了解,许多同学趁此机会,在淘宝网上抢购了许多的东西,往往在“双十一”当天的消费超出预算,甚至买回来的东西许多是本来没必要的。“双十一那天早上看到自己早就加入购物车的一件衣服竟然断货下架了,本来挺心塞后悔自己没早点抢购,下午又无意发现它重新上架了,就毫不犹豫地下单了,等了好几天货到了,看到第一眼就后悔了,然后就退货了,还自己出了一部分运费,亏大了。”我校小李讲述了她的网购经历。

           为了备战双十一,大批“剁手党”加入了双十一的血拼中,一有空就逛淘宝,熬夜到当天凌晨开始抢购,疯狂程度可见一斑。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拿快递也不容易,满地的货物让人目不暇接,找到自己的那份太难了!”“我所拿到的东西并没有网上所说的那么高大上,虽然价格方面有些折扣,但是总体感觉很普通而且有些不值”怨声载道并不是假象,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这些现象就真实地反映了冲动消费而导致的理性缺失,在购物时,同学们更多在意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停留在价格上,迎合这个契机而增加了购物的种类和数量。等到购物结束时,头脑清醒后,才发现有些东西根本用不上,还耗费了不少的经费,便造成了事与愿违。

           因此,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理智购物,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不要盲目追随。在买东西前筹划好,推敲思索一番,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既能在双十一中愉快购物,享受优惠,又能让每一分钱发挥它的价值。

    “网购”猛于虎,“月光”需谨慎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主力军,是富有活力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当前消费的主体之一,也是未来消费潮流的引导者。身在外乡求学,离开了家庭的束缚,在大环境的熏陶下,消费的同时往往会出现冲动消费甚至存在提前预支后几个月生活费的情况做不到合理支出。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月光”甚至透支现象不少。大学生活中绝大多数大学生经济都来源于父母,当前来说还缺乏赚钱的能力,经济独立性较差,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走出家门,走向独立生活,自控能力不强。遇到喜欢心仪的物品就买下来,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和物品可用性,极易导致过度消费,使部分学生成为“月光一族”。

           理性消费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圣贤孔子就曾论述:“奢而不孙,宁俭;与其不孙也,宁固”。也就是说,在“奢侈”与“节俭”两者抉择中,孔子倾向于“节俭”,或者说反对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主张理性的生活方式。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观念对引导我们大学生理性消费有着积极意义。在面对网购的时候,大学生需要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节制。量力而行,按需消费。同时要精打细算,注重效益,真正实现物有所值;消费要适时,做一名有计划的消费者,不要做没有计划概念的“月光族”;练就火眼金睛,识别网购假象,不要被网店铺天盖地的促销攻势所迷惑;提高维权意识,捍卫自身权益。

            “元旦、圣诞”购物狂潮也将到来,在这大学生活跃的消费群体中,我们应做到理性消费,避免冲动、从众、攀比,做一个潮流而理性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