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
责任编辑:郑晓嘉 蔡彪
时光
会计1604班 蔡彪
看着飞舞的雪花,看着阴寒的天空,我仿佛陷入了空寂,忘记周围的一切。没有空气,没有阳光,没有微笑。那一刻,我的眼泪都在倒流。时光给我致命的威胁,无可奈何中,花开又花落,只能轻叹一声。什么也没有带走,什么也没有留下。
儿时的记忆,重观于心:稚嫩的脸颊,重现于眼。没有哀伤,没有苦恼,每天看日出等日落,快乐无处不在。习惯了白天的喧闹,习惯了夜晚的安宁,不会庸人自扰,不会骄纵蛮横。我走在没有尽头的小路上,感受着泥土的气息,闻着花的芬芳,心在慢慢发芽。一切都那么美好,让我难以忘怀。一切也那么不舍,让我刻骨铭心。我望着父母那张脸庞,忍不住流下了心中的泪。原来他们的模样,不在我记忆空隙,不在我心中的角落,早已流落在瞬间幻觉。那白发,是他们洗掉的铅华;那轻皱,是他们微凉的记忆。没有埋怨,没有轻叹,嘴角的弧度,温暖的热度无限延长。亲情,一种幸福,一种温度。
少时的幻想,依旧还在眼前,久久不散。在炎热的夏天,在寒冷的冬天,笑声从不停,温凉自控如。一切的一切都在不停地走动,脚步又岂能停!一步一步,从家到学堂,寒暑也无阻。在课桌睡觉,在教室打闹,忘记了所有,却又丝毫不知。只记得那海棠花,只念起那金橘树,一切都是最好的,没有唯二。我会记得,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某些我们,有些某些,某些很好。某些注定,刻苦铭心。
然而,日子总是过得太快,来不及仔细清数。总是满心埋怨,总是不知时光潜流,总是满心感慨,物是人非,事事休。习惯了,我们在习惯,却总是在改。我们说自己讨厌陌生的地方,却总是在换着喜欢的城市;我们说自己害怕和生人交谈,却总是在认识新的朋友;我们说自己离不开家,离不开父母,却总是在万家团圆的日子不归家。时间在变,我们在改。没有了稚嫩,没有了天真,会麻木地看着这个有些陌生的城市,还有这个地方。我们不再是我们,却一滴眼泪都没有留下,带着假装的面具,用小丑的微笑,向前。
我们匆匆长大,不会记得,年来秒去的日子。幼时也好,儿时也罢,总会留着那些日子的我们,真得没有那么不可以想象。一张泛黄的照片,一件损磨的器具,就能带我们回到,回不去的曾经。说实话,我满心欢喜。但眯着眼睛,弯着嘴角的模样,终究不能代替我的幻念。终究是怀念的,只不过,多了几滴眼泪,多了几句感慨。
聊斋飞花之《黄英》
英语1603班 陈森林
聊斋中花妖形象并不多,篇章数得出的只是《香玉》、《葛巾》、《绛妃》、《荷花三娘子》,还有便是《黄英》。也许因为人恋花惜花的缘故,大凡作品中花妖的形象都很美好,(以至称妖都觉冒昧,我情愿称之以精。)印象中稍带负面的似乎只是《西游记》中荆棘岭木仙庵出现的杏妖,娇滴滴递与三藏红汗绫巾儿,要和他“倚玉偎香,耍子去来”,好事未成,最后被八戒几耙耙倒,千年道行毁于一旦。说实话,我对杏妖并无恶感,她能吟善赋,才貌兼备,她只是想留住唐僧,毕竟,扎根荒凉的荆棘岭,她寂寞的太久。
黄英姊弟是为菊精,整出故事却全然没有妖气,有的只是家常质朴,菊酒淡雅,还有的,便是小小而不失睿智的名与利,贫于富的温吐交锋。
故事的起因当然是菊。主人公是顺天人马子才,世好菊,至才尤胜。听说金陵有佳种,马子才不远千里营求。回程之中,便遇见了陶姓少年和他的姐姐黄英。
很是欣赏全篇的构设行笔,我相信柳泉亦是耗了大心力。陶渊明,菊,酒,淡远,无一处不着力。比如状黄英之貌,“车中人推帘语,乃二十许绝世美人也”当时还嫌柳泉吝笔惜墨,状黄英失于寥寥,过后细品,竟觉是恰到了好处。浓沃丽彩,不是此篇本色。
一半是倾慕陶弟的文雅风采,一半更是心祈于陶弟艺菊之法,得知姐弟正准备搬迁河朔,马子才当即毛遂自荐,“仆虽固贫,茅庐可以寄榻,不嫌荒陋,无烦他适。”顺便提提陶弟回答马子才行路缘由也颇绝玩味,“姊厌金陵,欲卜居河朔耳。”菊虽性温喜阳,但金陵纷嚣鼎盛之地,菊精焉得不厌?卜居河朔,甘处偏寒,渊明为知己可以无憾矣。
马子才屋陋院广的南园很合陶氏姊弟的心意,也就就此安居,两家亦相处融洽,陶弟帮马子才治菊,黄英也时常和马子才妻子一块纺织。马家日子并不宽裕,但陶家却更清贫,马子才便天天和陶弟一块吃饭,马妻贤惠,亦时常资助黄英米粮,一来二去,陶弟过意不去,便告诉马子才自己准备种菊贩卖,挣钱谋生。
这是名与利的第一次交锋,马子才很看不起陶弟,“仆以君风流雅士,当能安贫,若以东篱为市,有辱黄花矣。”我们喝酒赏菊,穷就穷点,卖花?庸俗!想见马子才此时应该不无恼怒,陶弟笑了,他说,“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但亦不必务求贫也。”
是的,人本来是不应该一味追求金钱,但贫穷却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啊。一席话,让我辈贫者自惭。马子才无话可说。
从此陶弟也很少到马家饮酒吃饭,他把马子才丢弃不用的残枝劣种全部拾去,种在南园中。菊精种菊会是什么效果,你懂吧,不等于海龙王捕鱼么?没过多久,菊花盛开,到陶家买花的人嚣喧如市,道路相属。马子才不喜欢陶弟卖花之举,想要和他绝交,但又看见陶家所卖之菊大异往常,怀疑他私藏佳种,也只好憋了气登门问访。
陶弟拉了马子才的手,热情地让他观看了花畦,满园菊蕾,罔不佳妙,细辨却是以前废弃之枝。“种无不佳,艺法在人”,马子才终于真正理解之前陶弟所说的道理。
陶家黄英为马子才与其弟准备饭菜时,对陶弟的称呼着实让人生惑。“三郎”,黄英为大姊,还是二妹?未出场人为伊谁?是否柳泉意识中已将渊明拟作大兄?此一惑想之莞然,权且置之。而马子才询问黄英为何还没出嫁,何时出嫁时,陶弟的别有深意“四十三月”的回答,才算真正添了菊精的精气。
陶家售菊致富,一年增舍,二年起夏屋,三年后,陶家所住的南园已是甲第连轩,原先花畦尽为廊舍,又于墙外买田种菊。陶弟载花外出,春尽不归,而此时,马妻病死。
(没办法,就是这么巧,柳泉给黄英拟定的位置是正妻,聂小倩也是,小倩一到宁家,宁采臣的妻子也碰巧死了,我向来是惮于以最坏的恶意揣度妖精的,心想总不至于吧,一笑!)
马子才属意黄英,黄英笑而不应,一直到外出的陶弟回信嘱咐姐姐嫁给马子才,考其年月,四十三月之言终验。
(此节陶弟暂居幕后,黄英登场,有渐入佳境之妙。)
马子才与黄英的生活有不少生动的插曲。嫁初,黄英体贴马,不接受聘礼,想让马子才像倒插婿一样直接进门,(摆明了我家就是你家,似乎懂了陶弟离家正为避嫌)。马子才男儿书生气,当然不愿,正儿八经行亲迎礼,把黄英娶过门。马家要嘛没嘛,黄英只好把两家墙壁打穿通门,方便仆人取东西。这一来二去,没几天家里尽是陶家的物事,马子才挺逗,这可不成,立刻让人还过去,并且还告诫不要再取。但时过不久,总得有东西用吧,“未夹旬又杂之”,马子才就像勤劳的搬运工一次次把黄英拿过来的东西送过去,烦不胜烦。末了,黄英笑着打趣丈夫,陈仲子无乃劳乎?(我说你累不累啊,歇着吧)把丈夫与东汉陈蕃相比,这玩笑开的真是有水平,马子才再也不核算你家我家了,听任黄英大兴土木把两家合成了一家。
仆三十年清德,为卿所累。今视息人间,徒依裙带而食,真无一毫丈夫气矣。总觉得是吃老婆软饭的马子才向黄英道出了心声,也迎来了第二次名与利,富与贫的龃龉:人皆祝富我但祝穷耳!
君不愿富,妾亦不能贫也。黄英显然比一味迁就梁鸿的孟光要有主见的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害?半是迁就,半是赌气考验,黄英在园里造了茅屋,“择美婢往侍马”,也算是变相的分居吧!刚开始马子才感觉良好,过了几天想妻子了,招之不肯至,(来了才怪),不得已反就之。如是再三,黄英的笑话又来了,东食西宿,廉者当不如是。(哎,我说,那边吃饭这边睡觉,陈仲子好像不是这样的哩?)马子才再无话说,只好笑笑,和黄英合居如初。
读到这,觉得很温馨。两个人的真爱,其实不必计较太多。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黄英是坦然的,“捐他人之金,抑亦良丑”,以君子自诩的马子才的自惭亦可以理解。
遇见
会计1604班 蔡彪
一辈子那么长,会遇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时光会走得刚刚好,在不明不白中,一切不巧合,看起来都那么自然。那时,没有一丝的不喜,亦没有一点不愿。遇见,我们了然于心,满心欢喜。
人生而在世,最早的遇见,莫过于来临世间的瞬刻,不知不觉间,睁开眼遇见一辈子最可贵的人,是我们莫大的福气。他们似乎是温和的,始于春风,止于冬日,循环不息。一轮一圈,刻刻不息,虽有执念,却又点点自然。可曾记得他们手中的,那一件件衣,那一杯杯热茶,那一次次叨唠。我们曾经都不在乎,以为他们不懂。然而多年以后才醒悟,那时自己多么愚笨。记得那衣虽缝缝补补,却满存慈意;那茶虽温温热热,却不知回炉几耳;那语虽冗长繁杂,却言言真心。可为何我们不放下自己那可悲的脸面,和他们在一起,一起笑,一起闹。难道一定要他们悄然离开,我们才带着流泪的眼眸,挽留逝去那些幸福。难道只有这一刻,我们似乎才明白,再也没有人会像他们那样爱我们。当岁月未长逝时,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年少时一样,搬一个小板凳,仰着不再稚嫩的脸庞,看看他们的模样,听听他们的故事。遇见他们,是我们最大的福气,莫失莫忘。不论时空的变迁,勿忘己心。学学清风,徐来静离,不扰安好;学学明月,柔和亮明,满心温良。不管时局怎转,切莫忘思,悄悄止步,看看他们,爱爱他们。记得,当小手不能拉大手时,请用你的温柔包裹那岁月留痕的沧桑。
我们一辈子,会碰见很多人,但遇见的,却那么少。可这不需抱怨,亦不要气馁。要明白这世界,有人遇你欢喜,必有人遇你不耐。你遇见的他们,会不多不少,在那里,足矣!遇见,我们不问所以,不知风月,只为真心。结识他们,我们没有古惑仔的生死剧本,没有上海滩的惊险剧情,有的只不过一个共同的话语,一起喜欢的一件东西。在不知不觉间,本不相交的曲线,会重合。一切不用去刻意,我们似乎始终相信,该来的不会走,该去的不会留。遇见他们,不用带着虚伪的脸,不担心,不苦恼,不悲伤,欢乐笑不停,率性而为。或许这样没有高山流水的高雅,亦没有江湖侠客的激情,但一杯酒可以酝很久,一壶茶亦可味许多。不咸不淡,一起走走停停,才是最后的真。没有陌生,没有刻意,却又无处不见真心。在困难的时候,没空话的行动;在悲伤的时候,无言语的陪伴。他们可能不能做的很好,但他们在倾尽所有。好好待他们,因为茫茫人海中遇见,已是一种缘分,然而你们却是朋友。那慢慢人生长途,记得温柔以待,给他们最好的你。和他们在一起,看星辰斗转,看万物简史,领略四季,会很好。
我们遇见的人中,会有一人在等你,而这便是最美的遇见。她(他)会在哪里,你不明亦不知。然即便如此,你愿等,等她(他)踏光而至,等她(他)顺风而来,无怨无悔。这些不需天荒地老,不需海誓山盟,只在遇见时,悄然念一句,幸好遇见你,余生只爱你。没有情歌的火热,没诗文的韵味,平淡中包含最美。一生那么久,一定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如果有一天你找到她(他)了,请悄悄的对她(他)说,许我莫名而来,如约而至。我相信,一切都会由此暗淡。但如果你等的人还没出现,不要沮丧,因为她(他)可能也在等你。与其在无数的人里浪费青春,不如好好爱自己,等待那个她(他)。让你爱的那个她(他),遇见那个最好的你,一个被世界善待的你。
遇见他们,我们这辈子最重要的人。请记住,好好的爱他们,并非每个人都这样待你。一辈子很长,一定和他们在一起,看日出日落,看冬去春至。我想那时的你会,很幸福。
途经你的盛放
汉语言1602班 罗乔
云南迪庆,那片孕育了我的故土,如今可还安好?我依旧思念着你的丝丝芳香,也怀念着那曾“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在那,存在着我最懵懂无知的幼年和憧憬未来的少年,那似弹指的几年荏苒,却承载了我这一生为数不多的喜爱,也留下了我或哭或笑的昨天!
香格里拉在很久以前只是一处平静安宁的村落,它因为一部《消失的地平线》而闻名于世,由宁静走向喧嚣,成为了世人在现世中的梦中净土。它不仅有着美丽的高原风光,更有着浓厚的多民族风情。它是我心中的日月,是我这远方游子内心最最柔软温暖的地方,也是我遥望故乡的心灵坐标!
我不知道它曾经承载了多少的马踏茶香,但我知道我们都铭记了家乡的岁月茶芳…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曾经的茶马古道重镇,千载岁月的沉淀也没能掩盖住它的美丽,反而使独克宗更有深厚的历史感和岁月的神秘感。漫步古城,攒动的人头彰显着它的勃勃生机,处处可见的是藏文化的美丽与亲切,这是一座坐落圣土的圣城,是藏民古老的思念!
普达措,它是高原珍藏的明珠。张杰就是在这个美丽圣洁的地方迎娶了他美丽的“第一夫人”。悠游公园,你可以领略高原湖泊的独特魅力,那是天神最真挚清美的泪滴;草甸与雪山是天神最美的赠与,而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又给这片美丽神圣的净土增添了点点生命的灿烂。
威严壮观的噶丹松赞林寺有着小布达拉宫之称,那里有着先民最纯洁的信仰;阳光给予了庙宇光耀的赞礼,阳光下的它,展示着它的肃穆与辉煌。这里向来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枯寂之地,寺里招摇的白鸽,湖里畅游的水鸟,混着那不绝的丝缕青烟,这才是人间烟火的味道,这才是最真的松赞林寺,那处寄托藏民信仰的庙宇。
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是藏区八大神山之一,巍峨壮阔,它是从未被征服的战士,它便是我们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它是我们高原挺拔的脊梁!我们不向一切困难低头,却愿意为那一份信仰叩首,雨崩,那处涤清我们心灵的圣地,那处时时有人叩首转山,那是我们信仰,我们的叩首只为思念的家人与深深的信仰!信仰,是我们刻进骨髓的情怀!
在学校的时候,我常常对着窗外的石卡雪山发呆。幻想着那片土地,当我真正到达山顶的时候,那是与我想象不一样的风景。一处处的玛尼堆,一面面随风飘扬的经幡。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它的美,美在一场场能看见的生命诉说。
最后的最后,我记得我曾和我的同学一起去过纳帕海和依拉草原,我还记得那是一个格桑盛开的日子,我们一起在上面跳,在上面闹,在上面笑,我记得,那是一张张比花儿更灿烂的面靥;或许,高原上的格桑花开了又谢,狼毒花又抹红了草甸,但我又有许久不曾和它诉说我心底的思念,远方的游子,无论与家乡相隔多少,想起自己美丽的故乡还是会想念,那是一份盛开在心海的格桑!
你好,香格里拉,很幸运,我途经了你盛放。
历史的模样
网络与新媒体1601班 祝浚哲
我站在一片浅浅的滩涂上。
这滩涂已经存在了许久,我也已经站了许久。红色的沙子在我的掌心流转,流转,而后落下,成为这滩涂上的一片虚无。
我的站立自然是有原因的,为了真实,为了历史的真相,我来到了这一片滩涂上,因为有许多人都在这里找到了历史的真相。他们心满意足地走了,像是获得了活下去的巨大勇气,他们将这真理泼向世界,将世界也染成一片赤红。
我就是从那赤红的世界来的,双手双脚尽是一片红色,尽管已经这么多年了,海水却仍未洗净我身上的红色。
人们总是来了又走,他们在来的时候和离去的时刻总会看我一眼,眼里充满了迷离。
我当然知道他们的困惑点是什么,的确,就连我自己也知道我呆的时间太久了,久到我已经忘了世界的模样。大多数的人们总是在这里稍作停留就匆匆离去。是啊,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就能得到真相,那么任谁也不会想在这里多停一秒。而得到真理,又是那么简单。
无论你在这片滩涂的哪个角落,只要踏上这片沙地,那么你的耳边就会立刻响起一声震雷,那声音威严而庄重,甚至带着一丝不容亵渎的神圣。
“正义的战争是正义的,罪恶的战争是罪恶的。”那声音如是说道。
人们听见了这样的话语,便如听见耶和华的羔羊一般立即顺服了这道理,这么威严的声音,这么光明的道理,也许这就是我们一直寻求的、历史的真相吧。人们终于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这沙地,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我行为的不解。
那人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真理已经近在眼前了他却熟视无睹。人们的眼神暴露了他们的心理活动。
当然,我也是能听见那个声音的,声音每天在我的耳旁震耳欲聋地响着,哪有听不到的道理?但是我却不能离去。因为听的越多,我越是怀疑这道理的真实性,过于威严的声音衬托出了他们对这道理的不自信,人们往往只会因为一件事情才会不自觉的提高音量——为了提升自己的意志力,让大家相信这确乎是世界的真理。而真理本身是不会需要如此外强中干的声音的。我也只是这样想想,这要是在外面的世界,可能我早就被寻一个错处给消灭了吧?毕竟真理对世界不重要,稳定才是重要的。
我一面自嘲着,一面在这片滩涂中寻觅着,因为冥冥中我相信真理还是在这里存在着的。我找着找着,翻检着,流浪着,这期间又有很多人来过这里,而他们只是对着我的背影冷笑三声:“这人已经疯了,不要管他,我们快些走吧。”我疯了吗?看着自己的双手,我惊异的发现自己竟然回答不出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若是没疯,人们就疯了;我要是疯了,人们就是没疯。但我何以有这么强大的自信认为世界疯了而我没有呢?那疯的,怕不还是我哟。疯了便疯了吧,我自己说着,只要找到真理就好呀,只要找到它,就算是我疯了那也是值得的吧。
前提是我要找到它。
其实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见了一个低低的女声:“战争只有罪恶,只有仇恨,只有无休止的争斗和谩骂,而在这些东西中间,是不会有任何积极的意义存在的。”
透过声音,我好像看见了一位女性柔和的面庞,冒着枪林弹雨去为人类记下这些“正义”的真实模样,为人类在那些强权声音下保留著一份人性的美好,和一份天然的纯良。
看来疯了的还真的是这个是世界,只不过因为这世界上的疯子太多,就连“杀人为恶”这样简单明确的道理都不会得到承认罢了。
还好我们还是有着正常而清醒的灵魂的。一支笔,一个本子,三十五年。那位女性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美好展现的淋漓尽致。人性的善将战争衬得更加残酷,相关的,战争的残酷也将人性衬得更加的美好。有些时候你真的会不由自主的庆幸,我们还是美好的事物,我们没有被那些所谓的真相所完全欺骗。
在人性的深处,我们依旧是天使。而那个女人,则是发掘出我们神性的大师。让我们向阿列克谢耶维奇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她证明了:
无论是什么时候,人类都是人类,只有这点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我终是走出了滩涂,走进了那一片人性的天堂。
白鸦
编导1602班 沈子莘
渺远的巷子里有一只鸦
不聒噪,也不沉寂
漫扎绿虬的古瓦迷墙是它的花园
静夜里,
蟋蟀沐着皎皎月光,织出兰香。
奶露似的梦,踟蹰无踪。
空濛的山涧里有一只鸦
白水吞去它的轮廓,雾霭沒了它的暗哑
紫檀木香幽远,摸不到半方殉息。
苇花袅袅成海,一点碎鳞
熠熠流光。
苍惶的大漠里有一只鸦
飞丘掀不了它翎毛分毫,乱风动不得它翅羽须臾
自龟裂的腹地逡巡滑过,
擦肩也挽留不住,孤雪失色。
凌霜密匝,决意是挡不掉的热切,
起承转合。
恬淡的荷塘里有一只鸦
绫冠尖唆尾隹修雅,一朝入池再拾虫言
鸣叫。
泗水三山,倦语鸦啼
石破天惊一声穿云。
月夜
汉语言1602班 罗乔
不待春暖数人家,
桂色盈满窗斜处。
湖柳蝉动绣细纱,
凭栏望水画波鳞。
姗姗迟来云月静,
此时繁花暗凋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