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武昌理工学院委员会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梅南青年》团刊

    武昌理工青年old

    第124期《武昌理工青年》第三版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8-05-28 阅读:

    三版

    责任编辑:罗乔 熊中勋  蔡娅文

    人物专访:

    拼命绽放,洋溢青春

    ——访“校园公益带头人”石桂菊

    采访 校团委宣传部《武昌理工青年》编辑中心    记者 李波 刘涛

     

            “把握当下,放眼未来。”这是石桂菊的人生格言,也是她对待这个世界的真实写照。

    石桂菊,城市建设学院土木1501班学生,广西龙胜人,在校大学生公益带头人。意志坚韧、笑对生活是她的代名词,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从来不简单,而生活又是那么简单。

    点亮黑暗,让梦起航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公益是什么?是巨额资产砸出的朵朵浪花,还是一份热汤供出的涓涓细流?公益从来不好定义,却始终浸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身影:国道上,她亲手为辛勤劳作的农民工盛满热汤;敬老院中,她温柔对话只为给老人们送去笑语;学校里,她不吝才能只为给乡村孩子带去知识……她就像黑暗里的小火苗,努力着将黑夜点亮,微小却耀眼,弱小却坚强。她就是石桂菊,一个用心对待世界的孩子,一个用爱点亮黑暗的大人。

            作为在校大学生公益带头人,石桂菊的公益梦来源于她的父亲。她的父亲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却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传递着感恩。父亲告诉她,这个世界很小,你、我、他就是整个人生;这个世界又很大,分开就很难再相见。所以要用感恩的心去对待到来的人,用奉献的精神去面对离开的事。父亲的谆谆教诲就像春雨润物,让石桂菊心中的公益种子慢慢汲取养分,等待着破土发芽。石桂菊说:“其实公益不只是服务与被服务,它更是磨练意志、培养品质的途径,它让我成长。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也希望公益机构能够更加公平、公正、公开,让公益真正地成为大众受益地善举。”

            世界因为爱而美好,真情的源泉就是爱。石桂菊用自己的行动将父亲的话语转变为善意向他人传递着温暖,用微小的火苗转变为灯光为他人送去关爱。在她的心中,爱就是传递,就是用心谱写的乐章。

    困境涅槃,翱翔天空

            世上从无坦途,只有经历困苦的锤炼,才能如凤凰涅槃,再次翱翔于天际。石桂菊只是一只平凡的雏鸟,但她却在困苦中砥砺涅槃,成为搏击天空的鹰隼。

            奢华的生活不可惧,可惧的是坐享其成、沉醉其中;困苦的人生不可怕,可怕的是甘心接受、故步自封。家境平平的石桂菊,没有轻易接受命运给她的安排,而是在一次次的奋斗中对抗着命运。

            石桂菊的一生中出现过两位贵人,一位想要在资金上帮助她,而另一位在思想上帮助过她。她的家庭面临困难的时候她正在读高中,当她知道自己的家庭发生了变故后,成绩也如同家境一般一落千丈。那时的她,看不见希望,一心只想着放弃,甚至于向生活妥协。后来是两位志愿者耐心地与其沟通,用爱与力量帮助她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从15岁到现在,6年的时间,石桂菊体验过8种不同的职位,有在酒楼里,有在私人公司,但是她说她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过得有多辛苦,正是因为自己体会过,所以更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像曾经的志愿者拉起她一样,她也想拉起更多处于黑暗中的人,帮助他们破土,让他们发芽。

             在校园生活中,石桂菊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优秀个人奖、优秀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城市建设学院学生会主席”等一系列的荣誉与头衔;在公益活动中,她通过义卖对联、拉赞助的形式打破了资金这一巨大壁垒。面对困难,她从来没有撤下脚步,而是勇敢抬脚,踏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在一年里,她参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活动,自己也策划着工资项目,她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许多人投身公益。在她的公益路上,老人们都夸她像女儿一样贴心,孩子们都赞她像姐姐一样温暖。

            困境中绽放的花,不一定是最好看,但是它总能散发迷人的芳香。石桂菊说:“她喜欢旅游,到一座城市喜欢去看看城市有名的景点。”我相信在她眼中一直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是老人脸上和蔼的笑容,是农民工脸上朴实的笑容,是孩子们脸上天真的笑容。

    路途漫长,学无止境

            “毕业后我会继续的,因为那个时候自己有了更好的条件。”石桂菊斩钉截铁地说着自己未来对公益的计划。谁都羡慕梦想成真的喜悦,而别人背后的辛酸却没人在意,总是抱怨着为什么成功的不是我,抱怨如若有用,这世界不就是怨气连天了吗?“时间是靠自己挤出来的,因为更多的时候自己是一名学生,学业为重。”当我们在抱怨的时候,别人在学习,这就是成功者不为人知的付出。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因为只有不断的学习自己才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自己的行动。当我们的才华不够支撑我们的野心时,我们应该潜心学习,上学期间尽可能的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去补足自己的短处。大学是我们圆梦的机会,学习、公益、兼职,石桂菊可以用和我们等同的时间做好三件事,我们应当学习她,挤出自己的时间,在学习之余做自己喜欢的事。“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滋有味,希望大家常怀感恩之心,把最好的自己给爱你疼你的他们。”

            青春的气息洋溢在我们的身上,在最美好的时光里,难道我们不应该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吗?而最有意义的事莫过于让自己觉得时间不是偷偷地在流逝,而是每一寸时光的倒影都呈现在我们眼前。

     

    校园众议

    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有着丰富的习俗与文化内涵。春节来临,朋友们相聚谈心,年味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厚重。然而,时代发展如此之快,年夜饭从家里的餐桌移到了豪华酒店,走亲访友的习俗变成了微信里的群发问候,全家福中又少了许多人的身影……

    “年味”正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淡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让我们走进校园来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吧!

    精致的猪猪小孩: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生活条件不是太好。在春节,家人相聚,一起吃喝玩乐。可能因为现在大多数人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才没了当年过节时的惊喜与感动吧。

    纪念日百货:如今,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网络世界千奇百怪。在过节时,我时常发现亲戚朋友们吃完年夜饭后,就迅速拿起手机,或许网络时代的快速到来也使传统的年味变淡了。

    嫌疑人的现身:过了这么多春节,我发现亲戚们之间的攀比心理越来越严重,过年时功利性交际越来越严重,这可能也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吧。

    姜妈:现在是一个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年代,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也是越来越激烈。许多西方节日传入中国,更让传统中国节的风采渐渐淡去,我们应当理智的接受西方文化,但也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书影评论

    爱的守望

    物流管理1701陈思雨

            “下车的乘客请慢走,拿好行李箱……”列车到站,广播发声。但一位列车员母亲并没有一直兼顾自己的工作,而是到处张望着。

            七分钟的短暂瞬间让人热泪盈眶,火车停靠的时间只有三分钟,列车员眼睛里的搜寻与渴望没有熄灭过,母子的团圆只有短暂的3分钟,焦急的拥抱过后,孩子并没有称呼她的母亲,而是认真的背诵九九乘法表。在短暂的团聚里,孩子的守望是对母亲爱的表达,也是幸福的时刻。那般让人心疼的是---我在站台望着你来,也在站台看着你走。母亲的无奈也让人心酸。

            火车拉起到站的鸣笛,铺陈开的是一幅真实纯粹的画面,而真实恰恰是最易打动人心的。也许它不如纪录片那般精细且具有艺术性,也不如黄金档偶像剧那般具有故事性,更不如好莱坞科幻片那般具有视觉震撼。但是,它有真实描绘的心灵震撼,它有用细节引起的心声共鸣。这只是一个母子短暂团圆的故事,一个孩子与母亲守望的故事。

            人挤人,物挤物,这就是春运。最长的列车,也要有相应的守候,女列车员肩负着工作的责任,更担任着母亲的角色。年,意味着团圆相聚,而这个最平凡的列车女乘务员却因为工作的特殊,迟迟不能与自己疼爱的孩子相聚,演绎着寻常生活里的不寻常故事。火车还未进站,她便看到孩子在站台上等待,孩子看着列车缓缓驶来时,热闹与清寂同在。远行回家的人在等着回家的路,孩子在等着那三分钟的团聚,母亲也在期盼着。三分钟的倒计时与不断变换的画面产生的紧凑感,着实让人心疼,心中相聚的渴望深深感动了我。喧闹的人声,略显焦急的步伐,不断张望搜寻的眼睛……快点快点,快点团聚吧,是一个母亲与孩子共同的心声。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孩子的童声在一片嘈杂后的安静中显得那般清脆。"妈妈,你听我背完,我……。"孩子的心声,孩子无声的爱都凝聚在乘法表中。母亲告诉过孩子只有背会了乘法口诀表才可以在镇上读书,才可以经常见到自己。母亲的玩笑话成了孩子的小信条。所以所有的等待换来的相聚,终究只能化作一段小小的乘法口诀表了。朗朗的背诵声中,是孩子用眼神在告诉妈妈--你看,我是不是很聪明;你看,我真的很乖;你看,我可以和你一起了吧!

            一条乘法口诀,一次三分钟的相见,只为多看你一眼。我多希望此刻时间能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它们团聚的每一刻,都能留得住……在我看来电影中最感人的镜头是母子相拥完对视的那一刻,所有的音乐与环境的吵杂都戛然而止。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那对母子和作为观看者的我,整个世界都仿佛能体会到那久别重逢的爱。

            “滴……”突兀的鸣笛声,列车即将出站了,孩子站在站台上看着母亲离开的画面定格。那一刻,当温馨散去,留下的便又是一片孤寂。仅仅三分钟,相聚的时间短的让人心颤。其实,你以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身边最亲近的人,也许后来你才会明白最亲近的人最需要你做的只是你在身边。就像孩子不会等到你回来了再长大一样。但又不可否认有些职业的特殊性。这是生活的现实,却也更真实。

            世间无非别离与相聚,时间或者空间,只有在拥抱的那一刻才全部知道我最爱的和最爱我的人,其实每个人心中都对这一刻的相拥充满着期待。珍惜拥抱,珍惜感动,珍惜每一刻跟亲人在一起的好时光,给他们我们能够给予的最好陪伴。

     

    文化浅谈:

    全民族的中国节

    汉语言文学1702蔡娅文

            我用思恋缠绕香甜的糯米,撒上回忆的香料,祝你端午节快乐;我跨越千山万水,带着急切的想念,只为对你说上一句“过年好”;我奔赴相约定的地方,望向你柔情似水的目光,只想对你说:“七夕快乐,愿爱成双”。中国节,伟大的节日。它像一片孤舟,却承载着幸福的回忆,相聚的美好,离别的忧愁……

            有人说:“如果情绪是种能量,那么这种浓烈的过年气息叠加在一起,足以让地球震动,这也是平时无论多么冷静的人,到了年关,多少也都会有些新潮起伏的原因。”这,就是春节。这就是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愿的春节。人们都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春节,我们扫除一整年的不快乐;守岁,守来成熟的自己;拜年,分享团圆的喜悦;贴春年,贴上对新一年的祝福。在春节,同样的朋友亲人,却有不一样的情怀和故事。

            春节已过,元宵节姗姗到来。元宵节为我们展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吃元宵,吃出思恋的味道;猜灯谜,猜出幸福的道理;赏花灯,与爱人相拥赏美丽风景。如果说除夕的快乐已消散,那么元宵节将会为你延续。

            但如今,“中国节”好似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团圆问好的春节里多了一条令人牵挂的“还在工作,暂不回家”的短信,在元宵节,没有朋友团聚的喜悦,只有一条条冰冷的群发问候。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眼中好似只有工作,只抓机运,爱过西方浪漫节日,爱用微信群发节日祝福,好似只有老一辈的眼中才有过节的希翼,才有对过节团圆的渴望,才会不厌其烦的对子孙讲述节日的由来与传奇。“中国节”真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了么?

            当然不是,暂时的逝去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暂时的消失是为了更好的被人肯定。“中国节”也是这样。“中国节”是全民族共同的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更代表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正因为它海纳百川的气度,才有了如今令所有人都期待的“网上共度元宵节”,正因为它有着不断创新的精神,才有了令人感动的“花样春节”。中国节并不会淡出我们的视野,它一直用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再陪伴着我们。那些细碎的美好和温馨的回忆,难道不是中国节带给我们的么?

            七夕来了,大胆的说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吧,母亲节到了,温柔的说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吧,元宵节到了,如果你不能常回家看看,那就对家人表达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情绪吧。这都是我们记忆中的中国节,历久弥新的中国节与我们同在。

     

    热词放映:

    台词:

    年轻时总以为能遇上许许多多的人。而后你就明白,所谓机缘,其实也不过那么几次。

     —— 《爱在日落余晖时》

     

    任何人都可以是英雄,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举动,为无助的小男孩批上外套,让他知道人生还可以继续下去。

     —— 《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

    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纯简的人。

    ——《阿甘正传》

    有些人沦为平庸浅薄,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可不经意间,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彩虹般绚丽的人,从此以后,其他人就不过是匆匆浮云。

    ——《怦然心动》

     

    热词:

    Bug——本意是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意思。而在电脑系统或程序中隐藏着的一些未被发现的缺陷或问题,人们也叫它“bug”。

     

    “打call——原指跟随节奏与艺人互动,现指喜爱与感情互动,任何一件事都能成为人们打CALL的理由。

     

    “戏精”——指各种做作,或者在一种场合中,做出不符合的行为,来博取眼球,让人难以捉摸。

     

    影像校园:

     


    元宵节年味十足,同学试吃元宵

     

    雷锋三月,学习雷锋,同学进行志愿活动

     

    校团委组织学习“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