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武昌理工学院委员会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国之殇 未敢忘 武昌理工学院举行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系列活动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1-12-17 阅读:

     

            团委12月13日消息(记者 刘浩 桑一诺 见习记者  胡锦铭 王凤华 王瑞张小堉 报道)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经过六个星期的血腥屠杀,被杀害的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古都南京沦为人间炼狱。那段岁月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

    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今天,武昌理工学院开展多样活动,铭记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砥砺青年报国之志。武昌理工学院退伍军人俱乐部于12月13日早在运动场举行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默哀活动。文法学院团委张晶书记、退伍俱乐部成员、各学院党员、文法学院全体素质导师及其院21级全体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升国旗、奏国歌,参与人员肃穆不语,深情注视着国旗在国歌中缓缓升起。为悼念南京大屠杀逝去的同胞和英烈,升旗手降半旗、退伍军人脱帽和其余全体在场人员共同低头默哀一分钟。其后,退伍军人重温入伍誓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最后,在主讲人的带领领读下,全体成员朗读了和平宣言的内容。在文化长廊,退伍军人俱乐部成员拉起横幅,摆放和平箱和诸多相关宣传资料,带领学校学生缅怀过去,学生们也纷纷在横幅上签字、在便利贴上写下自己对南京大屠杀30万苦难同胞的祈祷和哀思。

         记者采访到文法学院汉语言2102班郑琪时,他表示:“牢记国耻,不是为了背负仇恨生活,而是为了避免今后的生活重蹈覆辙。那时我们的同胞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亲人和挚友,但今天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此次活动,学校学生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让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使学校学生的精神得到了提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路增添了力量。

        当日晚,退伍军人俱乐部在行政楼成功广场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俱乐部成员点燃了象征着在南京大屠杀中逝去的生命的“12·13”蜡烛,所有人围着蜡烛肃静而立。退伍军人俱乐部副会长王祖彬同学发表讲话:“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今天我们在此点亮烛火,不仅是为了纪念和追思在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残忍杀害的死难同胞,更要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继续前行。”王祖彬同学的讲话完毕后,退伍军人脱帽和其余在场人员围在烛火旁开始默哀三分钟,同学们低头静立,现场气氛凝重。默哀完毕后,退伍军人俱乐部副会长赵晨曦发表宣言:“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自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他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全体在场学生和退伍军人动容。随后活动在肃穆庄严的氛围中结束。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到退伍军人俱乐部副会长来自人工智能学院机械电子工程1902的王祖彬同学,他表示“历史过去不等于被抹杀,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不能随着记忆而流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对那段悲痛的历史感到警醒,奋发向上,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贡献。”